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现代图书馆经历了从数字化到数字图书馆、再到大数据服务,最终发展为智慧图书馆的演变过程。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已明确提出要推动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,而“十五五”规划则将进入全面实施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阶段。因此,在新的历史时期,智慧图书馆建设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《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24》揭示了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七个关键趋势,包括知识实践的变化、信息技术的影响等。这些趋势将为图书馆规划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。
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的影响: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,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。图书馆必须紧跟这些技术趋势,通过利用这些技术来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。
用户信任的建立: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,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显得尤为重要。图书馆应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并保护用户隐私,从而赢得用户的信赖。
技能与能力的挑战: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技能与能力,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服务需求。
数字鸿沟问题:尽管数字技术带来了便利,但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存在。图书馆应采取有效措施,确保所有用户都能公平地获取到信息资源。
信息系统资源的投入:随着信息系统的日益复杂化,图书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维护和升级这些系统,以确保其稳定运行。
社区联系的重要性:图书馆不仅是信息资源的聚集地,更是社区交流的重要平台。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这一角色,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。
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柯平,发表的题为《面向“十五五”规划的智慧图书馆建设》的主旨报告中提出,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。
首先是智慧空间的全面升级,包括基于5G技术的智慧空间建设,以及多业态智慧空间的发展。
其次是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,这涵盖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民阅读服务、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整合、智慧总分馆建设,以及面向弱势群体的智慧服务等内容。
此外,智慧资源建设也将成为重点。未来的智慧图书馆需要具备纸电一体的资源,以数据为核心,通过数据采集、数据管理和智慧设备等技术手段,实现网络数据的自动采集、读者量的实时监测等功能。这将使得图书馆的智慧资源更加丰富多样,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。
最后,智慧图书馆平台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通过构建智慧图书馆平台,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和服务,提升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。同时,这也将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